“筷子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?有何寓意?其中隐藏着古人的谐音梗?“筷子”的材质、功用、形制上都隐含着哪些秘密?
筷子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餐具,实际上一双筷子也同时蕴含着诸多传统文化的秘密。
最初人们吃饭是用手抓的,《礼记》曰:“共饭不泽手”,疏云:“古之礼,饭不用箸,但用手。”“筷子”大约在商代就被发明出来了,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安阳殷墟的铜箸。但最初的筷子只是用来吃菜,而不是用来吃饭,筷子在先秦时代被称之为“梜”或“箸”,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材质,一为木制,一为竹制,秦汉以后一般称之为“箸”,且用于吃饭。李白《行路难》就说:“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”《水浒传》:“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,把哨棒倚了,叫道:‘主人家,快把酒来吃。’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,一双箸,一碟热菜,放在武松面前,满满筛一碗酒来。 ”
(资料图)
大约到了明清时期,人们才逐渐将“箸”称之为“筷子”,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写道:“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。”《红楼梦》中28次用“箸”,4次用“筷”。“筷子”名称的演变实际蕴含着一个秘密,即吉祥文化的变化。明陆容《菽园杂记》说:“民间俗讳,各处有之,而吴中为甚。如舟行讳住、讳翻,以箸为快儿……此皆俚俗可笑处,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。”“箸”因为谐音“住”、“蛀”而为行船的人们所忌讳,于是有了“快”之音,希望船快而平安。渐渐又形成了双音节的“快子”,后来则又加上了竹字头而变成了“筷子”。还有一种说法说筷子发“快”的音,大约在元代就有了,避讳说只是明人的附会,只是因为做箸的材料是一种发音为“快”的竹料,后来箸就逐渐被称为“快”了。无论如何,在民间,“筷子”逐渐形成了“快”的吉祥寓意,除了行船者想“快”,结婚的时候,新人往往要拿起筷子,象征性的吃点东西,表示希望能“快快得子”、“快生贵子”等等。
“筷子”的材质以及功用上也隐含着诸多秘密,如《韩非子》说“昔者纣为象箸,而箕子怖。”这里说商纣王奢侈无度,用象牙做的筷子,虽然这很可能只是在有意抹黑商纣王,但显然象牙做成的筷子,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奢侈品。《红楼梦》中出现的“象牙镶金的筷子”实际上也就是富贵之家的象征,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还提到王熙凤“拿着西洋布手巾,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。”这是三镶银的乌木筷子,即顶镶银帽,足镶银套,中部镶银环。目前,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银筷子,是隋代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。
普通大众使用得起,更普遍用的是竹木筷子,人们根据筷子的材质,后来渐渐附会上了“八卦”,说筷子由两只组成,而“二”是兑卦,“乾为首,坤为腹,震为足,巽为股,坎为耳,离为目,艮为手,兑为口”(《说卦传》),兑卦对应的人的身体是“口”,筷子由木制,木属于巽卦,巽卦对应的动作又是“入”,《说卦》曰:“巽,入也”,所以筷子就是“入口”之用。这当然是一种巧合,决不能说筷子是特意按照八卦来设计的,八卦取象虽然早有,但把人的身体部位一一对应到八卦,则出现的较晚,大约是到了战国时期,而这时候筷子早已产生至少数百年了,筷子发明的主要原因大概跟取食热食有关。另外,在后天八卦中,坤卦排在第二,只有在先天八卦中,“二”才属于兑卦,而先天八卦是到了宋代才被推崇起来的,宋之前流行的八卦方位图主要是后天八卦,因而人们喜闻乐道的筷子中的这个秘密,即筷子与八卦象征的“入”、“口”相应,很可能流行于宋或之后,这是有意识的对筷子的神秘化以及高雅化。另外,人们借助筷子“入口”吃饭,这一功能同样被赋予了高雅精神,如明代的陈良规有首诗,赞美的是筷子的奉献精神:“殷勤问竹箸,甘苦尔先尝。滋味他人好,尔空来去忙”。
(明朝戴进溪谷采薇图 做饭的女子女孩子)
筷子的结构也隐含着诸多秘密,筷子两只为一双,我们习惯说拿一双筷子,而很少说拿两只筷子,这是受到了“合二为一”思想的影响。“筷子”在古代可以被当做礼物,尤其是用于喜庆的婚礼,一方面是因为其可以用名贵的材质,另一方面就是它蕴含着“和合”的吉祥寓意。《礼记·昏义》说结婚的时候要“合卺”,即将一个葫芦剖成两瓣,男女各取其一,互相用酒为对方漱口,这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交杯酒,这种二者合一表示阴阳匹配的成功,这实际反映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信仰,即“和合”崇拜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说:“阴阳合而万物生。”筷子作为一双,也是“和合”的象征,用于表示男女之间关系的融洽,寓意着“成双成对”、“双宿双飞”。有些地方女子出嫁,要带着十双筷子,表示“十全十美”等等。除了表示两者之间的“和合”、“合二为一”,从筷子的使用技巧上来看,手持筷子,拇指食指在上,无名指小指在下,中指在中间,表示天地人的关系,“和谐”、“和气”也是其文化内涵之一。着急是用不了筷子的,《世说新语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王蓝田,性子非常急,有一次吃鸡蛋,他拿筷子去扎,“尝食鸡子,以箸刺之”,结果怎么也弄不起来,把他气坏了,就把鸡蛋仍在了地上,又用脚去踩,结果踩不到,他又气得把鸡蛋捡起来放在口中嚼碎,然后又喷吐出来。
筷子在形制上也隐含着一个秘密,如筷子是直的,也有其象征意义,《开元天宝遗事》记载说“赐筯表直”,即唐玄宗把筷子赏赐给一个大臣,用以表彰他的正直。筷子一般长度为七寸六分,又象征着人有七情六欲。明以前,筷子各种形制都有,明以后基本都变成了一头为方,一头为圆,象征着“天圆地方”,上为地,下为天,地天为泰卦,表示和顺畅达,天长地久。实际上这些设计都是为了使用的方便,人易拿,夹菜而不易滚动,不伤唇舌等等。但这些设计也使筷子成为人们某种观念的寄托,并形成了一些习俗,如家里来了客人,在摆放筷子的时候,要“地方”在上,“天圆”在下,不能颠倒乾坤,贬低客人。另外,因为筷子在形制上与香很像,古代有插箸祭天、摆筷敬神的习俗,所以人们又忌讳平时吃饭时将筷子插在一碗饭的中央,因为过去筷子直插在上供的祭物上,被视为供筷。两根筷子一般长,所以古代又戏称其为“齐肩大士”,民间也忌讳一双筷子使用时长短不一。筷子的颜色也有一些秘密,一双筷子,一般两根颜色要一致,否则就象征着主人与客人口味不合,等于下了逐客令。拿一把筷子的时候表示团结,也切忌三长两短(据说古代制作棺材需要三块长板,两块短板,后来代指死人)。其他一些忌讳还有:不要用筷子指人,不要用筷子敲打食器,不能乱甩筷子等等。
(筷子 聊斋志异 清人绘 奥地利国家博物馆藏)
总之,筷子是我们文化的典型符号,一双筷子,既是我们日常之所用,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承载者,其中蕴含的诸多“秘密”,如吉祥寓意,易学理念,实际是古人价值观念的一种赋予,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。
标签: